本報北京3月9日電(記者趙永智 鄭莉 張銳)“盡管委員們曾多次呼吁解決勞務派遣工的問題,但濫用勞務派遣的現象并沒有得到遏制,勞務派遣正在更多的領域被當作‘便捷有效’的用工形式被廣泛使用。”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,政協委員們再次將目光投向企業勞動用工管理,呼吁相關部門主動作為,積極作為,盡快解決勞務派遣過多、過濫的問題,切實維護和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。
“不僅是國有企業在用,一些民營企業也在‘積極探索’;不僅企業在用,許多事業單位甚至政府機構也在使用。”李濱生委員對這種狀況表示了極大的擔憂。他透露,來自全國總工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,2011年,全國勞務派遣工已經達到6000多萬人,約占城鎮就業人員的20%。而在一年前,這個數字是2700萬人。
根據這份報告,勞務派遣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。尤其是石化、電信、電力、金融、郵政等行業,在有穩定需要的工作崗位上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。
“更為嚴重的是,一些學校、科研單位也在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。”王曉龍委員說,個別高校甚至對博士學歷以下的新進教師一律實行派遣制。
據對東北10余所高校調查顯示,教學科研一線、輔導員和行政崗位的派遣制教職工占總數的8%~10%,學歷均是碩士以上,博士也不乏其人,職稱多為講師、副教授。這種美其名曰“人才派遣”的現象,在北京、上海、浙江等10余省市自治區高校都存在。
“人才派遣”讓講師、副教授也變成“勞務派遣工”。這讓王曉龍委員感到震驚。
用以解決臨時性用工的勞務派遣,現在已變成不少單位“用人不養人”的手段,甚至被不少單位爭相當作“先進用工制度推廣”,說明勞務派遣對某些用工單位有很強的吸引力。
委員們多次呼吁,但問題的解決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。這讓委員們感到非常的無奈。“盡管如此,我們還是要積極呼吁,有關部門盡快出臺具體措施,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,讓勞務派遣回歸臨時性、輔助性、替代性‘三性’的本位。”
盡快制定出臺法規,特別是對勞務派遣工的“三性”進行明確的界定,增強法律剛性;加大勞動監察力度,嚴厲查處同工不同酬、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等方面的違法行為;加強對勞務派遣單位的行政監管,對濫用勞務派遣工和侵害勞務派遣工合法權益的行為,要及時制止,堅決查處,并責令限期整改……
一份份提案在提交,一次次討論在繼續。委員們還在做著不懈的努力。
作者:趙永智 鄭莉 張銳